比现状更可怕的,是疫情后的“懒蚂蚁效应” 全球热门
2023-01-13 11:22:59来源:挖数

和一堂合作有2年了。这2年好像很多事情变差了,但在他们那里上过课的很多读者,都变好了。

有创业者,也有很多生意人,这些人都在一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一堂的朋友和我说,他们提到最多的就是“让我感觉打通了任督二脉”、“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从来没想过这事儿还能这么干”。 商业的东西,讲透了,就是通行人间的智慧。新年了,挖数希望读者们都能越来越好! 下面是个软文,可以不看,直接拉到下面扫码购买,而且只要4.9,信我,直接冲!

这场疫情将把人与人的差距进一步拉开。

之前看经济学家分析说:“经济最困难的时间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出现。因为种种原因,恢复需要时间,所以明年上半年可能会是黎明前的至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这段时间,对弱者来说是黑暗,对强者来说,完全是弯道超车的机会。 强者将更强,弱者将愈弱。 这让我想到著名的“懒蚂蚁效应”: 科学家们曾做过一个实验,在蚁群中,大多数蚂蚁都很勤快,日夜不停忙碌奔波。然而,却有少部分蚂蚁无所事事一样,整天东张西望,悠哉游哉。这种蚂蚁被称为“懒蚂蚁”。 但当整个蚁群断绝食物来源的时候,平时勤快的蚂蚁都立马乱作一团,而那极少数“懒蚂蚁”们竟然不慌不忙,带领蚁群向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们不是懒,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侦察”上。它们看起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但脑子里没有停止过思考,它们始终在关注蚁群的“战略性”问题。

这就是高手跟普通人的区别:高手只在正确的方向和正确的事上,而普通人是不分轻重缓急的乱努力。

高手深刻而轻松,普通人却肤浅而痛苦。

1

我的朋友张景,曾向我提出过那个非常经典的问题: “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总是过不好这一生?”他早些年在阿里做电商,说句实在话,属于在公司里最能抗事儿的那拨人。 部门内各种难题到了他那儿,都能想办法解决。周围人都说他是“活好不粘人”。 所以自然公司的各种奖励都不会少,薪水一年都快有一百万,日子过得挺滋润。 但他吧,觉得一直给人打工,不是他这辈子想要的,就想着要不要出来创业。结果有一次和别人聊的时候发现,宝妈们买东西,确实很费劲,便宜的东西担心质量,好的东西折扣又少。 当时心里就暗爽,宝妈们这些问题,他都能解决。要不就做一个专门给宝妈的电商平台。 凭自己的能力和这些年在阿里积累的资源,这种事情不是手到擒来的么。

辞职、租办公室、招人,开始选品、做app,期待着产品上线,在宝妈圈子里流传开来,每个宝妈手机里都有他的app。

一切都看起来进行得很顺利,结果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当老板,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不做公司,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公司账户,什么叫做代理记账,什么叫做年审...光营业执照就够让他头大的,虽然是找人代办的,但是这事就超出了他想象的麻烦。虽然招了人,但很多时候他都在给员工“擦屁股”,因为这么多年做电商的经验告诉他,每个细节都很重要。 然后他才发现,打工的时候遇上困难,可以找领导说:你换个人吧,我做不了。或者干脆撂摊子。可现在根本不能这样说,更不能这样做。只能自己一个人扛。而且创业后,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要他拿主意,那么多人都盯着他。 这个决定要是做对了,大家觉得那是他本来就该做的,可要是做错了呢?怎么办?没人能帮他扛。如果说这些困难,挺一挺就过去了。后来遇到的,真是逼到了绝路。

2

从公司成立到现在。重心一直放在开发app上,虽然也有一些宝妈已经在用了,但数量远远不及预期,每个月的收入根本覆盖不了支出。

他这才发现,没了阿里的资源,想让这个产品在宝妈圈子里火起来,比登天还难。他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什么大的改观,公司还是在亏钱,账上剩余的钱不多了,也就意味着,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而他开公司的这些钱,全是他这些年打工攒下来的血汗钱。

他能感觉到有哪里不对,但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那段时间把他自己急的,都快憋出内伤了。

眼看公司就要倒闭的时候,他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掉。医生说是因为压力太大导致的。但他还得表现得若无其事,因为不能慌了阵脚,结果压力更大了。

他爸妈打来电话,特别高兴地说,哥哥前两天给他们买了新房子,姐最近每周末都来看他们。他强撑着和他爸妈说,等他创业成功了,接他们来北京。 结果他爸妈说,行,手里的钱还够吗,他们那儿还有些积蓄。他一下子就崩不住了,赶紧挂了电话,他告诉我那是他长大以后第一次哭。 原来创业最难的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而是做到一大半的时候,发现事情既不像开始时那么理想,又没有糟糕到需要果断结束的地步。

3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社交局上,他认识了一位前辈。 这位前辈创业很多次,前几次都是失败的,而现在已经靠着创业财务自由了。 他就和这位前辈说了他这段时间的所有经历。 结果这前辈听完后,一点儿也不意外,接着问了他一个问题,让他终生难忘。前辈说:“你为什么不学呢?” 他愣了一下,立马反驳他:“我学了啊,我怎么没学?36氪、虎嗅、笔记侠这些公众号的文章,我几乎每篇都不落,我怎么没学了?” 前辈却很平静,接着问:“那你学完以后,用了么?” “用,用了啊,就是我发现我每次看完文章都特明白,立马就照着做,但不知道为什么,做几天之后就又回去了,根本用不起来。我有时候都怀疑,他们根本没有讲真话。”前辈笑了笑,接着说:“其实啊,他们说的都对,只是他们没讲什么时候用,适合什么样的业务用。”“比如张一鸣讲招人要找基本素质好的人,你是不是觉得瞎扯淡?不是不对,而是他的方法要配合字节好的培养体系,而你现在还没有,就没办法直接照搬了。” “你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听完之后他恍然大悟,原来别人都没有错,是他的方法错了。

前辈接着说:“不论你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公司要赚钱,还是增长,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有路可寻的。”

“你的业务能赚什么钱,怎么赚钱,这些东西我们这一辈的创业人,就像做科学实验一样,摸黑往前走,烧了好多钱才得到。如果你能提前学到,完全没必要自己烧钱啊。”那一刻,他醍醐灌顶,从来没有觉得头脑这么清醒过。 那天晚上他们聊了5个多小时,临走前辈微信发给他一个东西,还说这东西虽然不是自己讲的,但远超自己创业20年来的全部精髓。 最后还叮嘱他,“那些讲大道理的人都是光正伟岸的,讲具体怎么做的人,才是真正愿意帮你的。”他就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开始学习这些东西。 没学多久,他就豁然开朗,之前那种感觉不对劲,但是说不出问题在哪的憋屈感全消失了。 一个个问题清晰地摆在面前,他知道错在哪里 ,知道了在公司破产之前应该在哪里用力。他按照里面讲的内容开始一点点调整自己的业务。

当他发现创业原来是有路可寻的时候,真的,那个感觉就像是准备开始下场玩游戏,突然天上掉下一张游戏的全景地图,睡觉做梦都会笑醒。

今年年初的时候,公司每个月的收入不仅能养活团队,而且开始赚钱了。最近还特地给大家发了一笔奖金。 甚至开始有一些投资人约他,想投他的项目。 他特别想把前辈给的这份秘籍推荐给身边的人,说它让公司起死回生毫不过分。 以太一堂丨创业复盘训练营,6天时间,你将收获200位创业大佬从0到1的一手心得,掌握创业路上必知必会的5大思考模型,99%的创业者都会踩的坑,这里一次性全部告诉你。6天时间,带走一份专属于你的业务拆解方案。你会发现,其实有特别多的方法,都是立刻生效的东西。

此次「挖数」与以太一堂合作推荐:创业复盘训练营。为大家争取到了100个优惠名额。

课程官网价199元前100名仅需 4.9元 很多同学说 “本来只是想试试看没想到成了我人生中花的最值的4.9元”“付出4块9,少卖一套房” 现在报名还能额外获得 迅雷创始人、诸多独角兽幕后投资人联合授课课程由诸多独角兽幕后投资人周子敬迅雷创始人程浩30多位业内一线专家亲自授课。 因为我们一直坚持:向有结果的人学习。国内仅有的专注于服务创业者的体系化课程目前已经上线管理、组织、增长等10多个模块,100+堂课程。 每1小时的课,我们都投入超过200+小时打磨。从顶层思考到落地执行,打穿该领域全部认知。

“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采用MBA案例教学法,让你身临其境做决定

一堂的创始人Truman 采用哈佛商学院MBA案例教学法,在线构建场景。

让你坐在CEO的位置上,把真实问题抛在你面前,当下做出的选择,立即就能拿到反馈。 很多还在职场的小伙伴说,掌握了CEO的视角,不论是混职场、还是做副业,都有一种降维打击的快感。

▋有潜力的项目直推以太投资团队

以太的CEO周子敬,会不定期地看大家的作业、学籍,找适合的项目进行投资。

而且我们每期也挖掘有潜力的项目,推给以太的投资团队——大望资本。

▋6天,带走一份专属于你的业务拆解方案

很多你一直在纠结困惑的难题,在这里就能拿到答案。

40000+创始人见证,后悔没有早点遇到

已经有40000+创业者完成学习,满意度超92.7%,包括中欧、长江商学院和北大MBA的同学。

大家都说“后悔没早点遇到一堂”。每次课程结束,都会收到各种好评。 “这是我今年回报率几百倍的一笔投资,没什么投资比上这个课更值了。这是我今年做的最正确的选择。”“五年时间,卖了一套房,外加200万现金和50万欠债,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不及在一堂花4.9总结的多,说多了都是泪啊。”几乎每次结束课程,都能收到这样的评价

搞垮一家公司最快的方法就是,无知,但是勤奋。

而我们希望你,但凡想创业,就来一堂学习,就像开车的时候打开导航,提前避坑。

如果你已经开始创业,你多少都体会过下面这句话。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福利时间前100名仅需 4.9元 完全不到一本书的钱 获得Top1%创业者的心法秘籍 “真的没想到,这会给我带来如此大的改变”

4.9元给自己一个找到心锚的机会

点击阅读原文,一起来报名吧!

标签: 无所事事 这段时间 这些东西

精彩推荐

资讯News

  • 聚焦Policy